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8月30日,由民盟中央、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美美與共——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展覽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致辭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主持開幕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展覽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茂于,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諸迪,盟員美術家代表陳振濂、李傳真分別致辭。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程紅、張道宏、謝經榮,原副主席龍莊偉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主持開幕式。
王光謙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以文化為主界別之一的參政黨,民盟與美術界淵源深厚,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老藝術家的傳世經典,也有中青年藝術家為當今偉大時代創作的精品力作,展現了民盟為中國式現代化文化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他指出,近些年來,民盟通過美術院、有關專委會等整合資源,集智聚力,舉辦了各種文化活動,并就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發展等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發揮了應有作用。他希望,民盟美術家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繼承老一輩民盟藝術家的家國情懷和藝術追求,用一切美的形式繪就中國式現代化下的山河面貌、生活愿景,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為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茂于致辭
張茂于在致辭中表示,民盟以美術見長,大師云集,許多民盟美術大家不僅在藝術領域造詣非凡,還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政協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的作品刻畫時代與人民,反映了我們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奮斗歷程。希望通過此次展覽,各界同仁能深感今日成就來之不易,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定文化自信,發揮個人所長,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致辭
盧映川在致辭中表示,民盟一直將文化作為助力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陣地,云集了許多引領民族文化的藝術巨匠,并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進國際文化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貢獻,體現了民盟藝術家的政治站位和家國情懷。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諸迪
諸迪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文聯和民主黨派密不可分。本次美術展大家云集、作品精良,展現了民盟美術家的文化擔當和歷史責任感,希望民盟美術家繼承民盟光榮傳統,以更飽滿的熱情,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時代新篇作出更大貢獻。

盟員美術家代表陳振濂致辭
陳振濂代表民盟書法家發言。他說,展覽展出的民盟代表性書法家的精品力作,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彰顯了民盟書法家繼往開來的寶貴傳承。民盟書法家將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在中華文化美育歷程中繼續奮進。

盟員美術家代表李傳真致辭
李傳真代表民盟畫家發言。她表示,傳世之作必先有傳世之愛,愛是藝術創作的靈魂,作為民盟畫家,我們將繼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心中的愛去溫暖和啟迪更多人,為時代畫像,為人民放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民盟中央、中國美術館等單位干部代表,民盟盟員美術家參展代表,特邀嘉賓共300余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華誕,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
偉大時代鑄就偉大精神。昂揚奮進的新時代,中華文化不斷自信自強,時代精神成為引領時代發展的力量。長久以來,民盟始終堅持“以文藝之光,鑄時代之魂”,將文化作為助力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陣地。民盟美術,大家云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用畫筆和刻刀表現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和人民的精神風貌。通過作品,既能清晰看到民盟一直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共同奮斗的光輝歲月,也能真切感受到民盟為推進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發揮的積極作用,更能深刻體悟到民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以及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盟美術家緊密追隨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創作。劉開渠、滑田友、曾竹韶、王臨乙等將西方雕塑技法引入中國,創作出諸多反帝反封建的雕塑精品。蔣兆和、李樺、丁聰等用畫筆揭示當時社會的丑惡和戰爭的殘酷,表現出強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關懷。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劉海粟、潘天壽、吳作人、吳冠中等民盟美術家積極響應“二為”“雙百”方針,將滿腔熱情投入美術創作。他們以藝術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別開生面地描繪了人民至上的社會主義新風貌,用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情懷謳歌奮進的人民、壯美的山河、火紅的年代,鐫刻以艱苦奮斗書寫千秋偉業的印記。改革開放時期,民盟美術家繼往開來,為推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懈努力。他們以創新回應時代召喚,突破傳統邊界,開拓出藝術審美的新疆域、新境界。這一時期,民盟還涌現出眾多杰出的新銳美術家,他們在文化對話中融會中西、體用兼備,有力推動了中國美術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民盟美術家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以丹心赤忱,彰百花爭艷之姿、顯尺幅乾坤之勢,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夏大地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真誠期盼著中華民族更加流光溢彩的美好未來,倡導寫意美學,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以精品力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好中國故事。不少表現中國主題、中國精神的作品立在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及公共空間,充分彰顯了民盟美術家為助力新時代美術事業從“高原”走向“高峰”而執著求索的責任擔當。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為藝術家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民盟美術家必將繼承民盟光榮傳統,以更飽滿的熱情,用明德引領風尚,用更多精品奉獻人民,弘揚中國精神,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時代新篇作出更大貢獻。“美美與共——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美術作品展”段首語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刀筆從戎并肩戰斗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民主同盟(以下簡稱民盟)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帶有階級聯盟性質的民主黨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老一輩民盟美術家們緊密追隨中國共產黨,用畫筆、刻刀為民族的獨立與解放而創作。無論是劉開渠、滑田友、曾竹韶、王臨乙等將西方雕塑技法引入中國,創作出諸多反帝反封建題材的雕塑精品,還是蔣兆和、李樺、丁聰等用畫筆揭示當時社會丑惡和戰爭殘酷的繪畫佳作,都飽含著昂揚的革命熱情,深入了解并記錄歷史事件,表現出民族精神和人文關懷。這些美術創作不僅使觀者產生強烈共鳴,更激發了民眾斗志,實現了從“美術革命”到“革命美術”的轉變。這一時期民盟美術家的經典作品如同一面面閃耀的旗幟,喚起民眾千百萬,表現出鮮明的階級性、強烈的戰斗性、形式的多樣性,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尤其是軍民英勇抗爭的史實。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革故鼎新江山人民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民盟美術家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美術事業。他們既是實踐家,又是理論家,更是先行者:不但在各自創作實踐中取得突出成就,而且在美術理論體系的構建、美術教育事業的推進以及美術館建設管理等方面貢獻卓著。劉開渠、滑田友、曾竹韶等用雕塑手法,塑造了新中國的歷史豐碑,賦予革命歷史以形象化的表現;李苦禪、趙望云、葉淺予、何海霞、李斛等則以繪畫為媒介,生動展現了新中國的壯麗風景與人民火熱的勞動生活場景;劉海粟、潘天壽、吳作人等還在美術教育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培養了一大批美術人才,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突破傳統中國畫的局限,并吸收和融匯西方藝術的精華,注重現實主義表達,熱情謳歌新中國的偉大成就,不僅豐富了中國現代美術的表現形式和內容,還為美術史增添了謳歌勞動與創造之美的輝煌篇章。邁步新時期:中西合璧不負時代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矢志不渝地推進新的偉大革命,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小康社會建設目標,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這一時期,劉海粟、劉開渠、吳冠中、韋啟美、羅爾純等民盟美術家們關注現實、勇于創新,表現了在巨大的時代變革激發下的藝術發展新取向。吳冠中關于形式與內容問題的討論,引發了藝術家們在中西合璧的道路上,以開放的胸懷和嶄新的手法,謳歌翻天覆地的時代面貌,展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蓬勃生機和輝煌成就。他們以各自多元的藝術實踐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續寫了民盟美術家以德為藝、以真為藝的優良藝術傳統,弘揚了民族精神,書寫了新的藝術篇章。奮進新時代:交流互鑒丹青塑史
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民盟更加關注文化工作與文化建設,重視與盟內外文化藝術界人士的聯絡與合作,組建民盟中央美術院,編輯院刊,梳理盟內美術家及其作品資源,組織創作,舉辦展覽,開展研討,出版畫冊……在此良好氛圍中,民盟老藝術家老當益壯、奮發進取,中青年藝術家銳意創新、勤于探索,成功賡續了民盟美術家積極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越來越多的民盟藝術家在當代中國美術界發揮了重要作用,倡導寫意美學,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積極活動交流,服務民盟,服務社會,提升民盟的凝聚力和文化影響力,并以精品力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好中國故事。不少表現中國主題、中國精神的作品立在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及公共空間,在對美與時代的謳歌中,以優秀作品體現出中華民族蓬勃的生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費孝通《費孝通題詞》 41X29.5cm 書法
丁仲禮《山花明月聯》 49X180x2 書法 2024

劉開渠(雕)彥涵(繪)《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勝利渡長江 解放全中國》50.1×161.5×8.5cm 雕塑 1958

曾竹韶(雕)艾中信(繪)《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虎門銷煙》50×123×8.5cm 雕塑 1958

滑田友(雕)馮法祀(繪)《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四運動》50×89×8.5cm 雕塑 1958

王臨乙(雕)吳作人(繪)《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卅運動》 50×87×8.5cm 雕塑 1958

吳為山《神遇—蘇格拉底對話孔子》 雕塑 2021
蔣兆和《流民圖》 200X1202cm 中國畫 1943
劉海粟《黃海一線天奇觀》 99×197cm 中國畫 1976

潘天壽《梅雨初晴》 107×107.2cm 中國畫 1955
李苦禪 《萬里一擊中》 260x93cm 中國畫 1977

李斛 《齊白石》 72×116cm 中國畫 1963

葉淺予 《拉卜楞舞》 67.4×142cm 中國畫 1954
龐薰琹《油畫雞冠花》 46.5×38.5cm 油畫 1962
沙孟海 《開拓新的黃金時代》 108X36cm 書法

吳冠中《山村晴雪》 91.5×91.5cm 油畫 1964
戴澤《華羅庚像》 68X68cm 中國畫 1986 韋啟美《新線》 83x110.5cm 油畫 1983 范曾《老子出關》 144×367cm 中國畫 2024 陳振濂《陸游詩》 137×60cm 書法 2024桑建國《動車組》 197×99cm 中國畫 2008 鄭光旭《冬日白樺》 90×120cm 油畫 2013 莫曉松《花溪幽鳥》180×93cm 中國畫 2024盧雨《新紀元·1949北京》196×185cm 綜合材料 2024洪厚甜《古賢詠雍城五首》 180×97cm 書法 2024譚杰《致勞動者、有痕的歲月》 120X115cm 油畫 2020本次美術展展覽時間為2024年8月28日至9月5日。展覽展廳為中國美術館一層1、8、9號廳。展覽內容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邁步新時期”“奮進新時代”四個篇章,共展出作品159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工藝美術六個門類。